今年1月,教育部发布《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到2020年底,各学校生活垃圾知识普及率达到100%。为响应号召,美化校园,切实帮助学生培养环保意识,树立“垃圾分类靠大家”理念,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,努力营造绿色、低碳、环保、美好的校园环境。西山区教育体育局自11月以来,组织全区学校、幼儿园扎实开展“垃圾分类进校园”环保教育活动。
第一板块——宣传动员
各校园利用“国旗下的讲话”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,学校垃圾分类督导员紧扣“垃圾分类我知晓”主题展开讲解,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,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,向广大师生发出“树立环保意识,促进垃圾减量,努力减少污染,共同构建美好校园”的倡议。
第二板块——校园新貌
不知不觉中,校园各处分类垃圾桶已随处可见。这些垃圾桶上贴有“不可回收垃圾”“可回收垃圾”“有害垃圾”和“其他垃圾”的图片和文字,意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垃圾分类的意识,实现资源和垃圾的分流,打造绿色环保的校园新貌。
第三板块——我们在做
“垃圾分类进校园”活动开展后,全区学生积极响应:
一是利用周末完成“垃圾分类”环保手抄报。用画笔绘写垃圾分类的原因、意义以及垃圾处理全过程。“可回收是蓝色,有毒有害是红色,厨余垃圾是绿色,其它垃圾是灰色。”棕树营小学一名学生向班上同学宣传垃圾分类知识,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。
二是在校园生活中利用所学垃圾分类知识,自觉将各种垃圾投放到属于它们的位置。求实小学四(3)班学生说:“以前我都不知道原来垃圾也能变成有用的东西,这太神奇了!”通过细小的行动,为节约可再生资源贡献一份力量。
三是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,将垃圾分类要求落实到全体教职工,辐射到每个学生,影响到每个家庭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。
南坝中心学校与南坝社区进行“一校一社区”结对,学校在社区对学生的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现场“考核”;官庄小学各班每个月都要评比“环保小卫士”,让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,共同建设节约型、环保型社会;春苑小学的“环保志愿者”在学校门口,提前铺好桌子、拉起横幅,等待接孩子的家长,引导家长朋友在“垃圾分类从我做起”的横幅上签名……
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,西山区教体局积极探索、多措并举,结合文明城市创建,爱国卫生“七个专项活动”积极推进“垃圾分类进校园”活动,坚持“校园内+校园外”两手抓,致力于打造无死角、无乱放、无纸屑、无灰尘、无臭味的“五无校园”,积极营造全区中小学生集体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。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