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进一步提高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,加强年轻教师和老教师之间的交流,促进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,2018年11月21日上午,新二中心学校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集中教研活动。 第一节课由杨梦冉老师在四(3)班教室执教《桂花雨》。杨梦冉老师以“有关描写雨的经典古诗”导入课题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在学习兴趣中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。课上杨梦冉老师激情澎湃,年段特点突出,概括主要内容降低了难度,让孩子更容易的理清文章脉络。她还采用填空的方式,抓住要点,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。在教学生字时注重书写指导和评价,使孩子学习生字扎实有效。 第二节课是由廖小燕老师在六(2)班授课《青海高原一株柳》。廖小燕老师以播放《青藏高原》音乐的方式导入,学生从歌声中感受到青藏高原的悲壮苍凉。本节课,教师打破了常规的就“神奇”论“神奇”的教法,准确地把握了本课的文路,对比的写法与对比的教法相得益彰。在外形的对比中,在环境的对比中,在文本内涵的挖掘中,让孩子们真正领悟了高原柳的“神奇”。读思相结合,教师抓重点词句,创设特有的情境,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和学路,读中悟,悟中读,给予了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,真正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文本的深层内涵。 在教研活动中,听课、评课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更新、教学经验交流、教学方法探讨、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。两节课结束后,全体老师进行了听课评课,代艳华老师和石秋红老师从教学设计中的导入环节、教学情境的创设、教学环节的设计、板书设计等各方面进行精彩的点评。最后秦老师又对两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,她说散文需抓住散文特点,教出散文的韵味,最需要学生想象力的培养,教学《桂花雨》时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想象,一个“十里飘香”采用夸张的手法真是的写出了每个村庄、每个院子、每个角落、甚至是每一缕空气都飘着花香,孩子们通过想象感受语文文字的美,感受到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。 此次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,给每位教师提供了自我锻炼和发展的平台,两位教师出色的执教能力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,给青年教师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,带动了全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。 信息来源:官渡区新二中心学校
本站声明: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
- 我的微信
-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-